雨花台得名于一个传说。南朝梁武帝时,佛教盛行,高僧云光法师在此地的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僧侣们围坐左右,讲到精彩处,感动佛祖,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
现在的雨花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积一共.7公顷,园内绿树成荫,适合探幽怀古、红色旅游。
古雨花台高座寺景区有南北两个大门。如果是自驾或跟旅游团,一般是先到南门。通常的参观路线为: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群雕像-辛亥革命人马冢-杨邦乂剖心处-梅岗-方孝孺墓-木末亭-雨花阁-乾隆御碑亭-二忠祠。
如果是乘坐地铁,在1号线中华门下,然后步行几百米到北门比较方便。进北门后,马上就能看到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烈士群雕像。
烈士群雕像从群雕像小广场的左侧,沿林间的小路向前走,先来到辛亥革命人马冢。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同年11月驻守南京的清新军第九镇官兵在徐绍祯统制下于秣陵关起义,并进攻驻守雨花台炮台的清军,此冢为该战役中阵亡将士和战马的合冢。
辛亥革命人马冢继续往里走,看到一个向下的台阶,拾级而下,是一个花园庭院。东晋豫章太守梅赜在此屯兵抵抗胡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此遍植梅子树,称为梅岗。
梅花和梅子梅岗一侧有一块太监义会碑。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然保留着一整套完整的中央机构,这块碑是万历年间所立,上面刻着南京司礼监等27名太监的姓名、籍贯。
太监义会是当时太监们结成的一个互助帮扶团体。
太监义会碑从梅岗另一侧出去,抬头看到“天地正气”的牌坊,是方孝孺墓。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亲信大臣,燕王朱棣篡位后,想要劝降他,方孝孺誓死不从,朱棣便诛杀方孝孺及其族人、门生共人,号称“灭十族”。后人对方孝孺评价很高,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
方孝孺墓“木末风高”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木末亭在方孝孺墓上方,是雨花台东岗之巅。“木末”二字出自屈原的《九歌湘君》。日军侵华时,此处被修建成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亭子是后来复建。
木末亭从木末亭往右走50米到雨花阁。雨花阁是一座三层四檐八角的仿古建筑,阁内有一座讲经石座,四周散缀99粒雨花石。
雨花阁雨花阁斜对面为高座寺,主道两侧还有曦园、一泉、二泉、乾隆御碑、李杰墓等景点,道路直走到尽头是二忠祠。
二忠指南宋抗金、抗元的两位名臣杨邦乂和文天祥,祠中壁上刻有文天祥的诗句。
李杰墓前的石像生二忠祠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景区的核心建筑,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距离二忠祠的位置约米。
近代的革命历程中,有近十万革命志士和爱国知识分子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其中留下姓名的烈士仅名。党的早期领导人恽代英、邓中夏均牺牲在这里。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文字和实物资料,供后人缅怀。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内部站在烈士纪念馆大楼中间通道的位置,向南看去,正对忠魂亭,亭内有一口钟,白天上午6点、9点、12点,下午3点、6点以《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为伴奏进行整点报时。
向北看去,中轴线直直延伸,高耸的纪念碑正好在视线尽头。
忠魂亭纪念馆后边是雨花湖,湖上横跨米的纪念桥,桥面上铺设雨花石。
纪念馆雕像从纪念馆往纪念碑走的路上,有两块花岗石照壁。分别篆刻《义勇军进行曲》和《国际歌》歌词。
《国际歌》歌词照壁烈士纪念碑建成于年,高42.3米,烈士青铜塑像高5.5米,像前点燃长明灯,碑底有回廊和纪念厅。
烈士纪念碑从烈士纪念碑西侧绕行,经过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很快就回到景区南大门。
雨花台是中华门外的制高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岳飞曾在此抗金;年,曾国荃驻军雨花台,太平军为保卫天京,与清军展开剧烈拉锯战,挖地道、熏毒烟;年,革命军与清军在此激战;年,国军88师与日军血战雨花台......雨花台是南京历史的见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