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尤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将军一首《满江红》,激励着华夏儿女的爱国之心,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

古有“靖康之耻”,如今我们又何尝没有?

84年前,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破了南京的城门。

霎时间,城破人乱,禽兽横行。

城内如同人间炼狱。

但在炼狱之中,一位德国人挡住了禽兽的脚步。

成为了25万国人生的希望。

01

年12月。

在南京的街头上,有对中国的母女,神色惶恐地赶着路。

他们低着头,生怕会有人发现他们的踪迹。

但在经过一条小路的时候,还是发生了她们最害怕的事情。

在小路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队的日本士兵,正朝着她们的方向走来。

而彼时的南京城,已是人间炼狱,眼光掠过之处,尽是废墟。

很快,日军中有人发现了这对母女,

他加快了脚步,端着枪走到了这对母女的身前。

随后,他直接拽着女儿的手,就要往旁边的小房子里拖。

母亲见状,死死地拽着女儿的裤腿,同时还哭着哀求能够放过他们母女。

然而,她的哀求并没有起效。

她被一脚踹倒在地,另外一个日军,还端起了枪,指向了这位母亲。

一时间,周围安静了,只剩下母亲歇斯底里地。

眼看着女儿就要被拖进屋子,突然冲出一个人影。

一个德国人冲了出来,挡在了日军的面前。

同时还用英语冲日军大喊:

“停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日军愣住。

虽然他们手里都端着枪,但谁也不敢贸然行动。

因为这个德国人,身穿着德国的军装,腰里还别着一把手枪。

最重要的是,在他的手臂上,戴着德国纳粹的万字标志。

日军拿不准这个德国盟友的来路,更加吃不准他的意思。

于是双方在坚持了片刻之后,最终放开了女孩的手,全部掉头离开。

之后,这个德国人将母女俩带到了个安全的地方。

虽然这个地方不足4平方公里。

但却有25个收容所,是个绝对安全的安全区。

这一幕。来自那场灾难幸运者汤英的回忆。

而回忆中那个挡在日军面前的德国人,便是约翰拉贝。

02

年11月。

在德国汉堡的一处民宅内,约翰拉贝出生了。

从那一刻起,属于他的传奇正式拉开序幕。

其实他的身世并不传奇。

年少丧父的他,果断的辍学回家,外出做学徒贴补家用。

由于他踏实努力,而且还能吃苦,所以备受老板喜爱。

有天,老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原来,老板见他足够努力,便有心提拔他。

彼时,在非洲有家英国的公司,在那里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老板便推荐了他。

也正是在这家英国的公司,约翰拉贝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由于他学习能力极强,又有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很快便成为了公司的非洲代理。

之后,收到公司指派。

约翰拉贝于年,带着妻子来到中国,为德国西门子工作。

彼时的他并不知晓,他脚下的中华大地,将会与他产生30年的紧密联系。

来到中国后,由于工作的因素。他辗转了中国许多城市。

在沈阳、上海、北京等地,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

但不管在哪个城市,他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和善。

他身边的中国员工,都对这个德国的“洋哥们”非常友好。

中国员工的善意,让拉贝意识到:

“不管国籍怎样,不管种族和信仰如何,人类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由于长期在中国经商的缘故,拉贝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也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中国通。

后来,由于拉贝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在公司经过商讨后,将拉贝派到了南京,让他担任西门子在南京办事处的经理。

不仅如此,公司还给他安排了住处。

位于南京广州路的小粉桥1号。

这是一栋带小院的小楼,同时也是德国纳粹在南京分布的办事处。

而彼时的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

德国纳粹党驻南京的副部长。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栋不起眼的小楼,会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安全区。

而拉贝,也凭借着自己的双重身份,开展了许多活动。

他也在南京建立了一所学校,专门教德国子女学习中国文化。

彼时的日子平静且美好,直到年,这份宁静被炮火声打破。

03

年,日军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同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南京也受到牵连。

由于战争的缘故,当时公司也给拉贝下达了指示:

“你随时都可以坐飞机,返回自己的家乡。”

收到指示后的拉贝,在家中望着窗外的南京出了神。

曾经一片祥和的南京城,彼时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们。

看到这,拉贝的心中感到心痛。

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将近30年,又怎能狠心将它抛弃呢?

至少拉贝自己做不到。

因为在南京,他有着自己的员工,有着可爱的街坊邻居。

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有着无数的中国朋友。

最终,拉贝将妻子和孩子送离了中国,他却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纵使公司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劝导。

即使日军在一遍遍的警告。

但拉贝还是决定。

因为在这里,有他放不下的中国朋友们。

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护他们周全。

“善待了30年的东道国,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困难。

富人都逃走了,只留下了无奈的穷人们。

他们正要面临被屠杀的危险,我们至少可以想办法,救一些人。”

在日记里,他留下了自己的坚决。

之后,拉贝东奔西走,联合一些外国人,商讨建立安全区的事宜。

最终,他们敲定了以拉贝的住宅为中心,美国大使馆和金陵大学为辅助。

划出了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了安全区委员会。

在安全区中,他建立了25个难民所,共计可以接受25万左右的百姓。

而拉贝由于平日积累了不少的威望,被推举为了委员会的主席。

之后,拉贝又联系到了当局政府,争取到了大量的资金、食品等保障。

随后,他又紧急联合基督教、红十字会等机构,要求与日军谈判。

让日军承认有安全区的存在。

但日军却拒绝了他们的存在,但是却表明:

“只要你们所谓的安全区中没有军队驻扎,我们就不会主动进攻。”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拉贝倍为激动。

因为这代表着,自己脚下这片地方,将会拯救无数人。

04

年12月。

南京,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沦陷。

之后,是南京这座城市最黑暗的6个星期。

无数南京子民仰天哀嚎。

他们期望有神出现。

但等到最后,他们只看到了被日军举过头顶的屠刀。

30多万英魂,在禽兽横行的南京城上方哭泣。

在拉贝的日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这群禽兽的罪行。

还有他写给日军的信。

但拉贝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除了得到一句“遗憾抱歉”外,便再没有了任何回应。

而拉贝也明白,自己能做的,不仅仅是写日记而已。

他将自己的邻居拉进了家中,使他们免遭屠戮。

之后,安全区的消息迅速传开。

无数的难民涌入了拉贝家中。

而拉贝则来者不拒。

但拉贝的家一共就那么大的地方,很快就被超过名的难民所填满。

为了能够帮难民驱寒。

拉贝在院子里搭起了棚子,还在地上铺了稻草。

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

他还坚持给难民每天发一杯米,还会给他们发萝卜根。

看这院子中的多名难民,拉贝留下了眼泪:

“我知道食物很少,但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而那些难民又何尝不理解拉贝的苦楚?

对他们来说,能够躲进拉贝家就已经很知足了。

因为这里不仅仅代表着免遭屈辱,更重要的是可以活着。

有些难民甚至还将新生儿的名字。

改成了拉贝和她妻子的名字。

而对于拉贝来说,能够救下这多难民,就是上帝对他最好的礼物。

但安全区就真的安全吗?

05

对于幸存者汤英来说,那个晚上成了她一生的梦魇。

当时拉贝有事外出,有3个日军偷偷从拉贝家的围墙翻了进来。

之后,他们用刺刀威胁着难民中的女子,将她们推出围墙。

眼看着女子就要被退出院子时,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

“喇叭先生回来了。”

由于拉贝名字的缘故,难民们一直喊他“喇叭先生”。

拉贝听到喊声之后,像头发怒的狮子冲进院子当中。

用着自己最狠的语言,让日军从家中滚出去。

而日军看到他手臂上的万字标,无可奈何地就要从大门走出去。

但被拉贝拦了下来:

“你们从什么地方进来,就给我从什么地方出去。”

日军自然不想这么丢脸,但拉贝随即便掏出了自己的手枪。

无奈,这3名日本士兵,只能灰溜溜地从围墙又爬了出去。

而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每次发生后,拉贝都会大叫着驱赶。

后来,他用加单做了一面大的万字旗。

希望所有日本人能够避开这里,放过里面的难民。

同时,拉贝也知道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家中的多个难民。

他无数次写信给日本大使馆,希望他们能够制止这场屠戮。

还恳求他能够批准,红十字会开展人道主义工作,救助受伤的难民。

但这些信都如石沉大海般没了音信。

而安全区外的惨剧,每天都还在发生。

在拉贝的日记里,记载下了超过多件罪行。

而这些记录,在日后成了证明日军罪行的铁证。

就这样,拉贝保护了难民3个多月,也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

不过由于拉贝是德国人的缘故,并没有直接对他下手。

但这并不代表日军没有办法。

他们不断向德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将拉贝调出南京。

德国不想得罪自己的盟友,于是在年2月,拉贝被强制调回。

06

收到调令的拉贝万念俱灰。

他看着自己的住宅,以及院子中的难民,留下了无奈的眼泪。

但上司不断向自己是呀,最终他只能将安全区交给他人,离开了中国。

在离别之际,安全区的难民们不知从哪找到一大块红布。

上面写着难民们最真挚的话语:

“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之后,他们在院子中整齐的排着队。

向自己心目中的活菩萨三鞠躬。

以此来感谢贝拉救了自己的命。

回国之后,拉贝并没有放弃远在中国的难民们。

他到处演讲、放映纪录片,揭露日军的暴行。

他希望能够呼吁德国,干涉日军的暴行。

但没有想到,他等来了一纸逮捕令。

自己积累下来的照片和资料,也一并被没收。

德国当局要求拉贝保持沉默。

不许再到处作报告,也不许再揭露有关日军的任何举动。

无奈,拉贝只好答应,才被释放。

之后,德国战败。

拉贝却因为曾是纳粹的缘故,前后两次被捕。

在此期间,公司也将其辞退。

次年,在证实了拉贝没有任何作恶后,被同盟国释放。

但彼时已经64岁的他已经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生活来源。

无奈之下,他只好每天去当搬运工,以此来贴补家用。

最后,他甚至开始变卖自己从中国带回去的瓷器。

但被他庇护过的中国人,没有忘记他的恩情。

当时南京当局和市民,得知了拉贝的情况后,每个月都给其寄食物和钱。

南京当局甚至向世界宣布:

“只要拉贝愿意来南京,我们将终生给他提供房子和养老金。”

而拉贝也回信感谢了南京的人民:

“谢谢你们的支援,让我树立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但没过多久,拉贝因为中风在柏林逝世,享年68岁。

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中国。

去世之前,他将自己的日记交给了外孙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揭露日军的罪行。

07

年,拉贝去世46年后。

由于他的子孙无力缴纳管理费,所以他的墓碑被拆除。

而他的陵墓,也变成了座“荒坟“。

无奈之下,拉贝的子孙想中国大使馆救助。

希望中国能够拉贝的墓碑带到中国。

于是在次年,拉贝的墓碑被迁到南京纪念馆。

用一年特殊的身份,再度回到了中国。

除此之外,南京更是出资出力,替拉贝的后代交清了40年的管理费。

在用南京特产的雨花石墓碑上,用英文写下了感恩。

这是对拉贝先生最深刻的悼念。

但故事仍在继续。

年,一封来自德国的信,感动了无数国人。

写信的主人表示自己是德国的一名医生。

想让中国支援药品,以此来救助家人和自己的病人。

这封信的主人叫托马斯拉贝,是拉贝的亲孙子。

收到信后,江浙的一家医药公司立即组织。

他们用最快的方式,将药品收集起来,免费捐赠给了拉贝的后人。

中国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拉贝对中国的恩情,又何止滴水?

即便这份恩情在历史长河中,已经飘摇了80多年。

但我们至今也未敢相忘。

遗忘就等同背叛。

我们不会忘记给我们带来伤痛的恶魔。

但同时,我们同样不会遗忘对我们有恩的天使。

感恩,与是何身份无关。

铭记,与是否宽恕也无关。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