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然而在小小的雨花石画面中,几百万年前就呈现出青花瓷图案,怎不让人啧啧称奇叫绝!

我藏有一枚“青花瓷”图案的雨花石,石长9厘米、宽7厘米,石中两主色搭配,青色与白色,画面右上部仿佛还有出土的黄痕,一看就像一个古代青花瓷瓶,虽无有口颈,然整体形态上阔而下收,颇具梅瓶之形状,尤以其绿草褐石之纹,恍惚有高士隐于其中,似闻丝弦之声,暮风之响,篱边笛残,云外鹤鸣。

细观此石使我想起年11月19日,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千年文都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展览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变化、深化、发展为基线,以四十年来重要地下考古发掘成果的获得为线索,讲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故事,以此来展现南京的古都格局、古都风貌和古都地位。

当参观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梅瓶时,我特别注意,仔细聆听美女讲解员讲解梅瓶的发掘故事。“梅瓶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高44.1cm,口径5.5cm,腹径28.4cm,底径则为13cm,胎质洁白细密,青花用料为苏麻离青料,呈色稳定、白釉纯净,透明度极高。整个梅瓶无盖,口沿平厚,颈短而细,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近底部则外撇,呈现出端庄典雅的气质。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也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梅瓶的妙处在于瓶身腹部绘有历史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重臣萧何十分赏识韩信,但一直不被重用,韩信渐生不满途中离去,萧何发现后连夜策马追赶,终于劝得韩信回心转意,随后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遂拜韩信为大将。梅瓶反映出当时戏曲故事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瓶上所绘人物栩栩如生,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瓶在年南京江宁将军山的沐英墓中被盗,多件文物流落民间,梅瓶即为被盗文物之一。当时,有人在南京市新街口附近兜售这件梅瓶,被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后一眼认出其为稀世珍宝,便出5根金条买下,两年之后他将此梅瓶无偿捐献给国家,并指认出盗墓人康永清,后来盗墓人被时任南京市市长刘伯承亲自签署枪决书正法了”。

看着这石中“青花瓷”,使人感慨良多,几百万年前大自然的造化就把这“青花瓷”的身影浓缩在小小的雨花石上,蕴藏在石城古都的土地上,着实增添了金陵的幽静与神秘,让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

柏贵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