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莫愁女前留个影,江山秀美人风流。啊,莫愁,啊,莫愁,劝君莫忧愁……一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朱明英演晿(贺东久作词、陶思耀作曲)的《莫愁啊,莫愁》经典歌曲,今天又一次随着我的脚步在莫愁湖的垂柳中轻扬。但我此行莫愁湖主旨并非来寻“莫愁”的,是“别有用心”地为参与古典家具馆中的“问石赏联”活动的。于是“无心插柳”,却把朱明英也“带”入了馆中。
入室但见朱元璋、徐达曾经对弈过的宝座上,此时换了主人——一帮文人墨客列座其位,时余亦即被座。便也言归正传,开始了“问石赏联”的主题研讨。
雨花石、灵璧石、太湖石、景纹石(今有人又发现了南京江北老山石)……虽实物不多,但其美轮美奂、神奇百态的景象郄也足以赏心悦目,宜人愉情的了。“尹公”赏石不在石,“移情别恋”在挂壁上的两副对联。
其一,林散之书:
虎踞龙幡中山王气,
鸢飞鱼跃少女莫愁。
其二,萧娴书:
钟阜开基,
石城对奕。
若论书艺,此二老乃当代书坛翘楚,“金陵四老”名列座首,名不虚传。林书擅长长毫中锋,浓淡枯湿,如锥划沙,力透纸背,仙风道骨,气贯长虹;萧书则常以大笔如椽,顿挫抑扬,驰骋千里,勒马塞北,踪横江左,岀入龙门。
但凡人之视觉,都会以先入为主,忽略其它。在陶醉书法美之时也会忽略了内容细节,只敬畏“大家”的权威,忽略了“大家”也会有碧玉中的瑕疵。恕我才疏学浅,但也发现了此两副对联中存在的疑惑,不妨求学一下。
其一,林散老联中上联:“虎踞龙幡中山王气”幡字,不知为何用“幡”而不用“蟠”或“盘”?幡拼音:fān注音:ㄈㄢ名词,一种狭长、垂直悬挂的旗帜。《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垂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刘禹锡“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显然“幡”非动词,与下联的“跃”字虽平仄对仗但词性不对,如果用“蟠”字则就吻合了。但,细观联中其字偏旁近“巾”而远“虫”。或许是老夫真的“老眼昏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故须尚待学识。
其二,萧娴老的上下联落款存疑。如果是
一丨一一
钟阜开基
一一丨丨
石城对奕
则上下联的韵脚就不合法了,颠倒了。恢复成石城对奕钟阜开基就合格了。但联中“奕”字也不妥,此“奕”非彼“弈”。奕,乃形容词;弈,名词,专用于围棋对弈。而萧联中朱、徐对弈显然应是石城对弈,钟阜开基。
但是,无论如何,瑕不掩瑜。书法强调艺术,文学专注内容。此时在艺而略文。更何况,即便古人也常会岀错,心领神会即可,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小题大做矣。通常,对凡人以凡态,但对“非凡人”、“大家”要求则会一反常态,提高要求标准到所置容器刻度,谁叫你挤进这个器皿呢?今之书家一旦升居要位,必有微词,要求才德配器,实在为其难也。
而今之多数人因对中国古典文学未受过系统性训练或不好,患有“缺铁性贫血”症,以致不谙诗文格律、不能撰联填词作诗,甚至洋相不堪,谬误百岀,弄巧成拙的事儿屡见不鲜。
行路难,多岐路。做人难,做学问更难。不知如何是好?莫愁啊,莫愁——此事古难全,况乃今不为。
(尹石.3.5作于莫愁湖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