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总览
本课单元主题名字叫做:足迹,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词汇,寓意深远,意思指脚走路留下的痕迹,其后引申到文化等诸多领域。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次感悟和收获都是他们留下的足迹,在音乐的世界里这种印记会更加深远和难忘,因为那是一段记忆、也是一种鞭策和勉励。本单元由两首不同版本的聆听曲目:《嘎达梅林》、《歌唱二小放牛郎》、《雨花石》、《我怎样长大》、《知识与技能》、演奏《学吹竖笛》七个内容组成,从课型看有3个内容属于:欣赏聆听,2个演唱内容,1个关于男低音二拍子指挥图示的知识与技能内容,还针对竖笛的演奏做了一个技能拓展指导内容。内容的覆盖面、知识性、操作性较强,其中还流露出一股浓烈的“时代”气息,歌曲安排是根据“时间轴”做推进,每个内容都有出处,时间段不一样,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和传承感,让孩子在一段历史中、一次回望中,寻找好音乐发展的足迹,也是给自己留下一串回望及成长的足迹。
从德育角度看本单元的内容都带有“英雄主义”、“勉励成长”“爱国情怀”等特征,通过学习能让学生在历史的卷轴中,通过音乐载体吸收音乐养分,真正贴合《课标》中指出的“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美就是一段历程、一次寻找和收获,下面我针对具体内容介绍教学中我们能帮助学生怎么从“这串难忘的音乐足迹中”寻找及发现美,品味及收获美。
二、内容详解
1、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
本课安排了2首欣赏曲目都叫“嘎达梅林”一首是歌曲,一首是马头琴五重奏曲目,都是根据蒙古族叙事民歌改编或创编而来。《嘎达梅林》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背景在年前,英雄“嘎达梅林”带领民众反抗封建贵族统治,最后牺牲的壮举。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每段歌词的第一乐句都以蒙古族人民熟悉的鸿雁从南方飞来作开始,以寓意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第二乐句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全曲具有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情绪悲壮而沉重,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