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东、夫子庙、总统府、中山陵、雨花台……一座座用废弃材料搭建南京的地标建筑栩栩如生。12月30日,在这个飘过雪的冬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的十岁成长礼化作一场颇具仪式感的“童筑”展览和演出,惊艳了观众的眼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颖

美丽的“美龄宫项链”、威武的“总统府”、玲珑有致的大报恩寺……难以相信,这些南京地标建筑是小学四年级孩子的作品。本次展览集中呈现北京东路小学学生创作的建筑模型作品共30件。孩子们以南京历史文化景点为创作对象,采用纸杯、包装盒、粘土、冰棒棍等绿色可回收材质,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呈现他们对南京城的感知。展览打破传统课堂空间壁垒,为孩子们研究家乡南京山、水、城、林的历史与文学打开了丰富路径。

“这是我们白色纸板雕刻而成的雨花台建筑模型,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取名叫《前进之路》。它是一个可升降的魔盒,分成3个部分,第一步,第一部分是古代雨花台的样子,有雨花阁,第二部分是近代战争时期雨花台的样子,充满了战争的炮火;第三部分是现在的雨花台,这是烈士群雕,这是我们九个人手拉手的样子。底部还有我们画的彩色的雨花石。”雨花台学习小组的葛知睿告诉记者,这个作品是同学们跟东南大学的研究生陈轶男姐姐一起完成的,通过这个过程,她学习了很多雨花台的古诗词和历史,学会了雕刻、涂色等,非常有成就感。

北京东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曹海永介绍,今年的十岁成长礼给四年级的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打开形式,本来是一两天的活动,延长到了一个月。本次活动的主题的“寻访文学之都”,设计孩子们眼中经典的有历史的建筑,遇见“童筑”,预见未来。孩子们分成一个个小组,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寻访南京城,感知家乡的文化印迹,这个过程让十岁成长礼变得既有意义同时也很有意思。“我们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文学建筑方面的名家名人大师,孩子在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也收获很多。这也是我们提倡的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无边界学习。”

《明镜不疲于屡照》、《新亭对泣》……当天,北京东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还情景剧、朗诵、弹奏琵琶、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他们寻访南京城的过程和收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