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坨轶事之“南阁”遗风
文/曹作敏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作敏老师。提起王庆坨的“南阁”①,历史上在京津区域远近闻名。“南阁”,在本地俗称“南阁(gao)”,是早期王庆坨的标志性建筑。从初时的家族供奉,到后来的村民信仰,再到后来王庆坨教育的兴起,历时几百年,无论是功用、风景、还是存在的意义,“南阁”都功不可没。觉得有必要梳理历史,述说曾经的经典传承,激励后来者,于底蕴教养中,端正学风;于时代速度中,重塑家乡百业繁盛、领跑雍南的威名!
.
《王庆坨轶事之“南阁”遗风》
.
“寰宇大定,海内清一”,
盛世太平,故名武清。
京兆武清,架构津京。
南依津门,北拱都城。
因其定位京津走廊,
历代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著称。
雍南扇柄,王庆坨名。
风土灵秀,“南阁”明灯。
地处武清西南的王庆坨镇,
历史上以“南阁”为中心,
重教崇文、经济繁荣,
志士名人辈出,
都走入了《武清县志》《王庆坨镇志》的编程,
被史书传颂。
.
春秋战国人烟聚拢,
秦末汉初设置管控,
三角淀上雍奴县的设置,
至今,王庆坨已有两千多年的文明。
明清以来,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涉足,
又让王庆坨异峰突起,
名人,名事儿,名风,名景……
名气大增。
.
明朝后期,
王庆坨大户曹家先祖,
曾供职朝廷。
时宦官弄权,蒙难远京。
后朝代更迭,东山再起,
忆惜兄长佛前虔诚。
为稳固基业,
振兴家族,检校后生②,
曹家先祖,请动圣命。
回乡捐资兴建“南阁”,
供奉神灵。
其兄长在王庆坨兴办义塾,
劝导村中孩童。
带动了王庆坨敬天地、行仁义、亲宗师的淳朴民风,
首开了王庆坨家族、宗族子弟,
有历史记载的文化启蒙。
.
“南阁”,是观音阁的别名,
王庆坨的中兴,
绕不开对“南阁”的推崇。
庭院式布局与一般庙宇相同,
高大的台基,
烘托了殿堂的厚重。
传说中经鲁班化身老者的点化,
加宽的动感飞檐,
又比一般庙宇恢宏。
守护大殿的威武神龟,
驮着高大的石碑,
在夜间游动,
与石碑上的鞭痕、“南阁”的避雷修复,
都留下幻影迷踪……
初建时是三进院落,
布局齐整,
道光年间的合并重建,
与时俱进的名称变更,
改观音阁为文昌阁,
意蕴深远,
更融入了现实的人文属性,
开启了文风蔚然,
大振弦歌的学风。
.
钟声力透,灯火通明。
张弛有度,移步换景。
夕阳下,
高阁与西侧花园,
假山流泉夕晖相映;
晚风中,
庆成书院、萃文书院中莘莘学子秉烛夜读时,
闪烁的寒灯;
天主教堂,
在荷花、垂柳、凉亭中掩映,
和每晚十点,声传数里的钟声……
曾经的王庆坨八景中的
“南阁夕晖”“书院寒灯”“教堂晚钟”,
构成了旧时王庆坨中心区域,
一道最庄严、最壮丽的风景。
.
智者引领,大道轻从。
利在后世,功德有成。
随着年代的发展,
“南阁”,不再是一个家族、一个姓氏的供奉。
而是一个村庄、一个区域、一段漫长历史的见证:
从康熙、乾隆多次微服私访的文化介入,
到知县、学宪匾额的题赠③。
从早期的村中义学,
到后来远近闻名的书院,
再到光绪年间第一所高等小学校的落成。
从曹家先祖的建阁初衷,
到一辈辈有远见卓识的乡绅、义士的捐资扩充。
从高中的翰林,
到兄弟、叔侄的加爵进封,
再到从王庆坨走出的清华、北大、南开等学子,
人才的丰盈。
“南阁”的存在,
不再是建筑,
不再是风景,
而是作为一种底蕴,
一种积淀,一种象征,
凝聚成王庆坨人最辉煌的梦想支撑。
.
沐浴繁盛,长歌怀梦。
上承下传,演变进程。
清末第一所小学设在“南阁”,
民国前后文昌阁的后殿前殿,
都曾做讲习之堂,大振声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随着“花坞诗社”的建立,
以家族、宗祠、乡儒为代表兴办的私塾、学堂也应运而生,
一时间王庆坨兴教之风极盛。
解放前夕的大津武县,
涵盖了铁路以南,
现在的天津北郊、安次、霸县、永清,
开启了全县培训教师的大型活动,
重教兴学,再次登峰。
训练班,设在津武县政府所在地,
王庆坨的“南阁”学堂,
承担了使命。
.
“南阁”历史的厚重,
“南阁”向上的学风,
孕育了一辈辈王庆坨的学子,走向人生巅峰。
有早期的进士、举人、贡生,
有后来从王庆坨走出的声名远播的学生,
有周恩来的同窗,
雨花石家张轮远,
有当地的乡儒王猩酋老先生的不朽成就,
有史学家刘坦的布衣寒耕……
其中,刘坦对中国古代“星岁纪年”创造、演进的研究探讨,
备受周恩来、郭沫若的推崇。
他们的诗文,楹联,翰墨,碑刻等,
都贮存在王庆坨的历史文物中。
凤凰栖木,莫属梧桐。
“南阁”文风,不径远声。
“南阁”的鹊起,
吸引了原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
多次来此演讲,
盛赞校风、学风。
周恩来也曾亲率数十人来此参加冬令会,
吃住在阁上,
并题字与师生合影。
自此,推动了王庆坨的学子,向各大名校的人才输送……
.
奢侈的历史,
淹没在风起云涌的岁月中。
有灵性的诗词,
辉煌着时代变迁的历程。
解放后,
各村街的民办学校陆续建成。
“南阁”作为第一小学,
成为王庆坨教育的航标灯。
七十年代初,
“南阁”又成为解放小学、建设小学的合称。
也许是因其腐朽、陈旧?
抑或是因其规模,
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
年,
据说为重修被烧毁的电影院,
取其木料,
当地政府拆除了这一充满象征性的工程。
几经变更,
今天商贸街上的银行、超市,
已在此安营。
风雨几百年,护佑苍生,
泽被王庆坨的“南阁”建筑,
走入了王庆坨人逐渐模糊的记忆中。
时至几十年后的今天,
茶余饭后提起“南阁”,
在王庆坨人心里依然是遗憾,依然是伤痛!
.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还历史以真实,
还生命以历程”。
“南阁”学风,助力了一代代王庆坨孩子的飞翔梦,
已承载着使命,
化为一道文脉,
延伸在王庆坨人心中。
“南阁”遗风,古今贯通,
成为引领时代的精神象征。
几十年来,
小学、初中、高中,
同步着现代化教育的完整,
一批批优秀人才,
在祖国建设中再立新功!
.
“南阁”追忆,过往匆匆。
轻拾岁月,天光云影。
杏坛春晖,桃李拂风。
鹰隼试翼,骊歌飞声。
春去秋来,时序时令。
斗转星移,错位时空。
幸临盛世,捭阖纵横。
.
注:①“南阁”,原位于王庆坨中心街与新开路交口往南多米,现在的银行、超市的大片区域。当地俗称“南阁”(gao)。②检校,本意是检查核实,在这里有“督促”之意。③学宪,主管教育的官员。
(年6月)
曹作敏(女),笔名:那海啊!天津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喜欢远方、喜欢于生活的点滴处,发现并启迪人生智慧!乐观向上,感染力极强。闲暇时也喜欢回忆、喜欢用文字抒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