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雨花石 >> 雨花石前景 >> 家乡的变迁史

我的家乡陈家冲村坐落于美丽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北岸,隶属于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东与瓦窑坪村相邻,西与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相邻。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所在地,更是生我,养我,哺育我的地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从我记事开始,勤劳、淳朴的村民们就过着以“打渔、耕作”为主的农耕生活,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我家所在地的小地名叫纸厂湾,在家门前道场边有一棵老柚子树,树形魁梧、庞大,分枝开阔、茂盛,是我和小伙伴们儿时最喜欢攀爬的“摩天轮”,每到金秋十月时,树上便挂满了淡黄色,圆形或扁圆形的硕果,我们会在家人千叮咛万嘱咐的情况下拿上枝剪爬上树,按家人叮嘱的方法采摘柚子,然后像投球样将采摘下来的柚子投入树下已准备好的竹筐里,若有小伙伴在场时,会站在树旁呱唧呱唧地叫着:“往左点、往右点,好,投…投”,远远听见,真以为我们在打球。在老柚子树的下方就是一片片梯田式的稻田,那时的我们经常在稻田里捉鱼、钩青蛙(用一根小竹竿,竿头系上细绳,绳子不要太长,在绳子另一头系上南瓜花,蹲在稻田边上,握紧竹竿把系有南瓜花的那头放进稻田水里,只要青蛙咬住南瓜花,立马拉起竹竿,捉住青蛙)在版块式稻田中间有条较大的水沟把稻田像楚河汉界样分隔开来,这条水沟蜿蜒曲折直接流入长江。在水沟两旁有些地段生长着一片片竹林,夏天我们会在竹林里新长的竹笋旁捉笋子虫,捉到的笋子虫用一根竹签和线绑住它的腿,摇两下竹签它就会张开翅膀飞起来,飞转的微风中夹着一丝清爽的凉气迎面而来。天热时,我们还会在水沟里石缝中搬螃蟹,有时若搬得多就拿回家用油炸了吃,那味道香脆可口,很好吃的。从一片片梯田式稻田延伸到临近江边的地方是一片面积约十六亩地的橘园,长辈们都称之为“十六亩田”由于临近江边,所以每逢夏季长江洪水高峰时期,涨水最高可以淹到“十六亩田”橘园的边沿。闲时,乡亲们也会拿起渔网在江边撒上几网或划上渔船去江中打上几网为家人改善下生活,有多的鱼时就卖给附近或邻村山上离江边较远的乡亲们,多少也可卖些钱补贴点日常家用。

春风拂过,乡亲们在一块四周及顶上盖有塑膜的大棚里开始播种稻谷(有的乡亲们田多的会直接在犁过的稻田里撒下稻种),先把没有去壳的大米用水泡过之后放入大棚培育田中培育,等长出小苗时再将小苗拔下来一根一根地插入稻田中。播完稻种就开始给橘园里的橘树用土石灰杀虫、松土、追肥,然后抽闲时在旱田里种点土豆,青菜等。

临近夏天时节,十六亩田地里橘树上青青的果实挂满枝头,像一个个翡翠球,藏在翠绿的树叶之间绿得发亮,让人心醉。同时,这也是插秧的季节,乡亲们带着笑容,挑着扦担把大棚里或稻田里培育起来的秧苗一根根拔起来用棕叶轻轻地一梱梱扎起来,然后挑入已犁耕好的水田里,弯下腰,弓着背将秧苗一根一根地插入田中,有时候腰弯疼了时不时挺起腰抬头看看插了多少地方,还有多少田没插,插的时间长了就是蚂蟥钻在大腿或手臂上也忘了疼痛。插好的秧田每逢大雨、暴雨天气,即使是晚上或半夜还得起床,披上蓑衣、戴着斗笠、扛起锄头、打着电筒跑去稻田里抗灾,把快让雨水灌满的稻田坎子边上用锄头挖开一个口子让多余的水流走,留下足够的水滋润秧苗。往往这一折腾就是一夜,看着亲人与乡亲们那辛苦的样子,确实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但没办法,这是乡亲们来年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关乎着家家户户的温饱问题。忙完这些,乡亲们还要在山间旱田里种上玉米,栽上油菜等辅助性食物。

秋天,在凉爽的秋风吹拂下,树上的橘子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黄澄澄的皮袄,有的黄中透着绿,有的金灿灿的,有的羞答答地躲在绿叶丛中,向大家微笑点头,向乡亲们报告丰收的喜讯。橘树下,乡亲们背篓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箩筐仿佛敞开肚皮似的仰头望着树上的橘子,就等着它们来填满一下自己的肚子,还可给本已苦涩的嘴巴里增加一点甜味;稻谷熟了,金黄的田间地头,乡亲们挑好日子(晴空万里时)拿着镰刀、戴着草帽穿梭于稻田之间,双手翻飞收割着丰收的喜悦!割稻谷时,乡亲们左手一把握住稻谷禾杆的中部,右手拿着镰刀放在禾杆的下面离地面差不多十五公分左右的距离,刃口对准禾杆,用力一拉,稻谷就割下来了,有时一个不注意还会割到手。把割下来的稻谷放在旁边已备好的一条条手工扎带上,等稻谷差不多放满的时候就扎起来,然后乡亲们用扁担或扦担从扎好的稻谷中心穿过去,两头都穿过去了就挑起来,把稻谷挑到打谷场用风斗去脱粒,脱下来的谷粒用打米机一打,谷壳和米粒就分开了,然后把新米背回家中用米柜储存起来来年慢慢吃。

一年的农作物采摘、收割完后,乡亲们又忙着抱起收割时铺在田里已经变得干黄的玉米秆,油菜杆……在旱田中堆起一座座小山包在顶部压上泥土,烧起火粪,待烧完过后,将留下的残余灰烬加入点尿素洒入田中,用作于肥料,开始播种小麦和二季洋芋。

冬天来了,随着小雪、大雪等节气的到来,屋前屋后的松林里、田野上、庄稼地里、路边的草丛旁,都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一眼望去好像庄稼睡着了,松树睡着了,整个大地也睡着了!但家乡的村子并没有因此而静寂无声,因为大人和小孩们都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喂了一年上头的年猪,养的几只鸡就可以宰杀了,呵呵,那时候小孩子最喜欢吃嘎嘎了。这季节也是大人及乡亲们从头到尾忙了一年可以休息的一段时间了,虽说休息,但大人们还是在忙,且忙得不亦乐乎。今天这家杀猪帮忙,明天那家吃年猪肉……,临近年关才一家子坐下来和相互访亲的亲朋好友们烤烤柴火聊聊家常,我们小孩子则喜欢在柴火炭灰里烧着红薯、烤着洋芋吃。

其实,那时候我们家乡这片地方的乡亲们要出趟远门,除了离长江近,去有些地方偶尔可以坐下小木船,大机动木船外,其它交通非常不方便,记得那时候去趟县城小溪塔,还要天刚蒙蒙亮就起床,随大人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到小集镇上坐早上(也是每天)唯一的一趟县班车进城,这也是当时要走出去的唯一一条土公路。

记得约么是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半夜发高烧到凌晨时一直未退,父亲背上我打着火把,翻山越岭把我背到那时候我们这唯一的一家卫生室打针、抓药,一阵下来都快中午了,还得饿着走回去吃午饭。想想那时的生活真的确实不容易!

年,因国家对三峡工程即将开工进行的各项前期准备,使进入陈家冲村的第一条沿江土公路打通(现在的三峡坝区江峡大道前身)。终于有路了,那时每当我们放学后(有时书包都没放下)一群小伙伴不约而同地跑到宽敞的公路边看车,有推土机、挖掘机、渣土车等,有时还会看到几辆形似龟壳的小轿车、吉普车等,随着公路向覃家沱的逐渐推进,进入家乡的车越来越多了。

年9月,三峡工程首次大规模移民外迁开始。由于家乡所在地属于三峡工程红线征地范围内,加上乡亲们故土难离,经过多级政府慎重考虑后对我们采取了移民后靠政策,就是只搬出征地范围外,就地安置。乡亲们随之进入了移民搬迁的大潮中,我也有幸成为一名三峡小移民,跟随亲人及村民们搬进了距老家2公里左右的临时居民点,住进临时居民点,乡亲们的家由最初的土瓦房变成了临时砖瓦房。后来按照国家移民政策,每家每户按人头算平方划地籍,在党和政府的相关移民政策支持下,大家逐渐由临时的砖瓦居民房建成了混凝土砖瓦结构的小楼房。

年至年,家乡陈家冲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使本村道路都已基本硬化,解决了乡亲们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加上与年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47周年之际全线贯通全长28.64公里的准一级全封闭三峡专用公路相连接,原本乡亲们去趟县城小溪塔需要2小时,遇道路堵塞甚至延误半天或一天,如今,我们乘车自坝区沿“专用线”前往小溪塔总共只需30分钟了。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家乡陈家冲村进出的公路越来越多了,居民点内外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越来越漂亮、集中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了,不再是当年在田间折腾大半年只是为了解决温饱,天不亮就起床只是为了赶上班车进趟县城办点事。

近些年来,由于三峡大坝的全面完工,家乡陈家冲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先后使村庄附近成为著名的三峡大坝旅游景点辐射区,民宿区,来家乡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年,家乡投资多万元在村中心打造了一个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成为大量乡亲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腰鼓队、威风锣鼓等由乡亲们自主成立的娱乐组织等成为家乡的招牌文化,新建成的文体活动中心吸引了大量乡亲们前来休闲娱乐,运动、锻炼身体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新风尚。

近几年,陈家冲村在“振兴乡村建设,创建文明家园”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家乡绿化植被越来越美了(从高处鸟瞰“村中有山,山中有村”真是好一座世间桃源),道路改造越来越宽,越来越平整了(宽敞的江峡三道、江峡二道、陈瓦路......,使周边往来的交通越来越方便,村民出行越来越便捷了)。村民生活休闲场所越来越完善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休闲中心、学校、卫生室、户外健身场所、户外门球场、篮球场、居民休闲广场……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今年家乡陈家冲村在当地政府及村委会领导的规划下,开始筹建大型公益广场,停车场,公园......,目前这些项目即将完工,村庄内老市场改造“峡江风格”民俗特色的新市场也已完工,村内方便学生上学扩建的道路也基本完工了,“路宽了,孩子们上学放学我们更放心了……”这是送孩子上学的乡亲们走在整修一新的进校道路上发出的感叹!据了解,以后还会逐步将江峡二路主道边上的居民楼也改造成具有“峡江风格”的新特色!

晚饭后,华灯初升,走在宽敞明亮的道路上随时可遇喜气洋洋,和睦友好的乡亲们,在新建的公益广场上和文化活动中心,跳着广场舞的乡亲们,追赶嬉闹的孩子们,从他(她)们开心的笑容中,无不透露出对当今生活美好的向往。

回望家乡巨变三十载,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在诉说着乡亲们曾经勤劳、努力、奋斗的经历与成果,虽说现在乡亲们闲暇之余还会想起那时候栽秧、打谷、只为吃饱饭,喂猪、养鸡、天天打猪草,种菜、烧粪、田间地头忙的心中记忆,但时光一去不复返,岁月不饶人,时代在不断改变,历史在前进,我们的生活伴随着时代的记忆也会更加美好。

如今,家乡的面貌越来越美丽了!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越过越快乐了、日子越来越甜蜜了!

作者简介:周金钢,笔名中华,湖北宜昌三峡人,宜昌市三峡夷陵观赏石协会会员,宜昌三峡雨花石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夷陵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盼望》《何为老家》《三峡雨花石的形成与命名》《又见映山红》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