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话故事丰富多彩,在中华文化中享有高的地位。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传说是在中国流传比较早的神话故事。因此人们把盘古、女娲、伏羲都当做人类文明的始祖,而女娲和伏羲更是给予人类生命的祖先。
他们两人的故事不仅仅在中国流传,在其他另外三个有文明古国之称的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都有流传两人的交尾图,那么这究竟是真是假呢?
01伏羲与女娲的故事
传说伏羲与女娲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是燧人氏和华胥氏的结合。华胥氏外出到雷泽捕猎,踩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后怀了身孕,之后便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名为伏羲和女娲。后来天下大旱,作为人类领袖的燧人氏便开始召集族人组织祭祀求雨。然而,无论他们多么虔诚都无法感动雷公,未曾下一滴雨。
看着自己族人的庄稼因为干旱而渐渐枯萎,无奈之下,燧人氏想质问雷公,这么为难族人究竟是何缘由,于是飞上天找雷公。但是燧人氏飞上天与雷公谈不拢之后,便将雷公捉拿下来,将他囚禁起来,并由伏羲和女娲负责看守。
然而,事情便毁在女娲的身上。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子,见雷公可怜兮兮的在笼子里求自己给点水喝,于是便心软了,她求伏羲分点水给雷公喝。而伏羲十分宠爱女娲,便答应了女娲,给雷公一口水喝。
然而,水原本是雷公的力量之源,喝了水之后的雷公很快就有力量冲破牢笼,他拔下牙齿送给伏羲和女娲,告诉他们将来将会有一场灾难,种下这颗牙齿,长出果实,可以帮他们在灾难中保住性命,之后便飞走了。
伏羲与女娲二人依言将牙齿种到地里,不可思议的是,这颗牙齿瞬间便生根发芽,之后结出了一个巨型葫芦,看起来可以装得下两个人。在葫芦长成之后,天空中出现了许多裂缝,大水从缝中中倾注而下,很快地上便被大水淹没了。
伏羲和女娲便躲到葫芦里,而燧人氏和华胥氏则带着族人逃离,只是随着大水逐渐淹没大地,燧人氏和华胥氏以及族人全部都被淹死了,天地间仅剩下伏羲和女娲在葫芦中相依为命。
等洪水退去之后,他们来到昆仑山上居住。为了延绵子嗣,
他们结为夫妻,女娲炼石补天,伏羲制定历法,之后两人共同孕育了新的生命,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下来
。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02伏羲与女娲的传说究竟是真是假
我国伏羲与女娲的故事有好多个不同的版本,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张家川县、天水市、徽县的关于伏羲与女娲兄妹结为夫妻的故事。张家川县叙述的是伏羲与女娲在婚配之前用滚石墨占卜,石墨相合,他俩才结为夫妻。
天水市版本的故事叙述的是一位老妇人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分别为伏羲与女娲,待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老妇人便让他们结为夫妻,繁衍后代,于是便有了人类。徽县的传说讲述的是伏羲与女娲原是兄妹,两人长成之后便结为夫妇,之后便生下了一个肉疙瘩,女娲将肉疙瘩切成一百块,于是肉疙瘩变成了一百个男女,这便是百家姓的来源。
但是伏羲与女娲两人在各自的神话传说中都分别存在,并无关联,只是既然有伏羲与女娲婚配,并且孕育人类的故事,那又该如何解释呢?
况且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年,在新疆出土了一幅伏羲女娲交尾图,而且在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希腊、印度、古巴比伦都出现了另外版本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在《文选·王延寿》中叙述道:“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因此在图中女娲与伏羲都有蛇尾,交织缠绕在一起。交织的蛇尾神似现代生物学上的DNA,寓意为人类的起源。两人头顶的圆有12个小圆圈围绕着,寓意为12个月,底下有一个大圆,旁边围绕着12个小圆,表示月亮和12个时辰。
女娲与伏羲结为夫妇并且繁衍人类的故事,时隔多年已无从考证,但是它却警醒着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数典忘祖,要永远记得我们的祖先。而且,在西方也出现与伏羲与女娲的故事神似的神话传说。
例如,印度的娜迦和纳吉,古巴比伦文明中的恩基和宁玛,古希腊中的伊希斯和塞拉匹斯,他们都是人首蛇尾,都是兄妹最终结为夫妻,并且繁衍子嗣。由此可见,伏羲与女娲的故事,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在中华民族还要久远的国家中也存在类似的故事。
不过,除了上古神邸孕育了人类和进化论外,科学家还提出了我们人类是外星高级文明的囚犯,被囚禁在地球上。这个理论也得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响应,毕竟无论是神创论还是进化论都无法说明人类对于地球上的生物的“特殊存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或许我们无法得知,但是我们身处在同一片天空下,观赏同一个月亮便已足矣。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相见不久的将来,人类也可以了解到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03总结
进化论也好,神创论也罢,至少人类的起源都是有机可循的,倒也不必如无根浮萍那般飘零、迷茫,也不会如泡沫般容易幻灭,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将会被淘汰掉。
因此,只有那些有根基的民族,才能够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只有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才会受到其他民族的敬仰,倒也不必说入侵别族的文化,是守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的力量还是有的。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守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