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知道,在年重拍版的《南征北战》中扮演敌李军长的演员,竟然是曾经在85版电视剧《四世同堂》中扮演祁老爷子的邵华(在老版《南征北战》中,这个角色是由原上影厂著名演员阳华所扮演的)。

而北影厂在80年代拍摄的神话片《孔雀公主》中那个阴险狠毒的巫师,也是由他扮演的。

还有在那部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讽刺喜剧片《抓壮丁》中的姜国富,竟然也是他。

可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在这些影片中,我并没把他认出来。至少并没有把他和《四世同堂》中那个经典的祁老爷子联系起来。

可见他真是个好演员,演啥像啥,让观众记住了他所扮演的角色,却忘记了演员的名字。用“一人千面”这个词来形容他,的确再合适不过了。

年,因为一部《四世同堂》,我们认识了众多优秀的演员,其中就包括了扮演祁老爷子的邵华。

那时邵华64岁,却要扮演一个八旬老人,看上去丝毫没有违和感。而且在剧中他一口流利的北京腔,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其实他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出生于年,祖籍是浙江定海。

年,18岁的邵华来到了上海。因为爱好文艺,于是一边打工,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演出。他的表演才能很快就受到了唐槐秋的重视,将他招入到了上海中国旅行剧团,使他成为了专业演员。

邵华在舞台上,曾经塑造过众多经典角色,而且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如《日出》中文雅的方达生、《雷雨》中阴郁的周萍、《原野》中霸气的仇虎以及《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林冲》中的高俅等。多年的舞台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最终使他成为真正“演啥像啥”的千面人。

后来他到了影视领域也是一样。不同的角色,他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并且使观众忘记演员的存在,而记住他所扮演的角色。这是有极高艺术水准的演员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不由得令人由衷叹服。

新中国成立后,邵华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做演员。同时参加了多部影视剧的拍摄。

在我们所看过的众多电影作品中,其实都有邵华的身影。只是,因为他扮演的大多都是配角,而且演技高超到总是让人认不出他来,所以很多观众并不知道而已。

比如《黄花岭》中的宋福山、《风暴》中的魏老太爷、《林家铺子》中的钱猢狲、《青春之歌》中的魏老三、《烽火少年》中的椎木、《二泉映月》中的钟师傅、《远离人群的地方》中的杨教授等。我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都已经想起来了呢?

是的,邵华打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总是扮演老人居多,胡子一沾,皱纹一画,就已经惟妙惟肖。再加上他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和表演,每每令人以为他就是耄耋之年的老人。

比如他演《四世同堂》的时候,其实只有64岁而已,但要扮演剧中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祁老爷子,无论从形体还是语言,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行。可这并难不倒他,作为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邵华本身就有大量的积累,所以接到祁老爷子的表演任务时,他的脑海中首先就浮现出了许多老北京80岁老人的形象,这些都成为了他塑造人物的素材。

后来,《四世同堂》的导演林汝为告诉我们说,老爷子不仅仅只是个演员,还是位学者。他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问个清楚才行,所以在拍《四世同堂》时,提问题最多的,就是邵华。因为“他老觉得自己演得不够,理解得不深”,满脑子转着戏,老不满足。

若问对一个演员来说最欢喜的事情是什么?那一定是导演给自己加戏对不对?可是邵华却不一样,即使是导演加戏,他也一定要问个为什么。

记得林汝为就曾经给邵华加了一段重场戏,就是在得知儿子天佑死了的消息后,祁老爷子悲痛欲绝,仰天长问。但原著中老舍先生却并没这么写,所以邵华想不明白,就找到林汝为问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有这么长的独白?

林汝为就说,你知道屈原的《天问》吗?邵华马上就明白了过来,并且把这场戏准备得极其充分,一条就过了。

邵华对演戏的认真,对职业的敬畏,不仅仅表现在“不懂就问,懂了才演”上,更表现在他对角色的“玩命”上。他当时身体很不好,患有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要常吃药。可是一旦要演大情绪的戏,他就会把药停掉,然后表现出祁老爷子的胸闷气短就会更加的真实。

像这样的好演员,现在还有几个呢?

我想正因为如此吧,所以他演的角色才会那么生动鲜活,令人难忘。

其实不仅仅是《四世同堂》中的祁老爷子,包括《家春秋》中的高老太爷、《团圆恨》中的杜知府、《红红的雨花石》中的车夫等,莫不如此。

只是,非常遗憾的是,拍完《四世同堂》后没几年,邵华就去世了,享年72岁。

但观众却并没有忘记他。经常都会有影迷在后台留言给我,表达对这位好演员的怀念。我想我特别能理解大家的这种感受。事实上,过去的那些演员,他们的确更加纯真,一心只是扑在演戏这项事业上。不像现在的演员,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演戏无关的事情上面去,像炒作啊、争流量啊之类,其实也挺无奈的。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位叫邵华的演员,各位还记得他吗?在大家的记忆里,最难忘的,是他塑造的哪个角色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告诉我们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