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圆芳
今年暑假期间,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牵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德国费希塔大学与海德堡大学共同支持的“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国际云科考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36位南京大学本科生、5位“飞越计划”遴选的中学生组成科考项目组,在德语系教师陈民、常晅带领下展开为期36天的科考活动,实地考察约翰·拉贝曾生活过的南京、北京、上海3地,师生们在足迹的叠合中体会跨越民族的友谊如何生长;4场学术报告、25场线上线下采访,积累下扎实的口述资料和丰富的学理探讨,为推进拉贝和《拉贝日记》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开展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是南京大学推进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确定本次科考主题时,我们想到约翰·拉贝和他的《拉贝日记》。”在南大德语系主任陈民看来,国内对拉贝及《拉贝日记》的研究存在不足:报道性文章居多,研究的学术性不强,这段历史的教育价值亦未充分彰显。因此,“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国际云科考项目重点在两个维度上拓展:实地前往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医院院史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并采访拉贝后人、与拉贝研究译介相关的国内人士和歌剧《拉贝日记》主创,沉浸式地走近英雄、感知历史;做好逐字稿整理和后续研究,对拉贝的称号(如“南京好人”“活菩萨”),《拉贝日记》的公开、出版背景和接受传播情况,以及《拉贝日记》从私人记录进入历史记忆的轨迹进行严谨探究。
为期36天的科考中,紧锣密鼓的采访和实地考察让拉贝形象更加清晰,和拉贝及《拉贝日记》相关的前尘往事也再度走入人们的视野——这番打捞与复活,本身就是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亲近、对大爱的传承。
年,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黄慧英在馆中发现了有关约翰·拉贝的档案,同年在《南京史志》上发表国内第一篇介绍约翰·拉贝生平的文章。面对前来采访的师生,黄慧英忆起当年寻访市民时了解到的关于拉贝救助难民的细节:冬天天冷,拉贝在地上铺满暖和的稻草;听说有人患了脚气病,拉贝赶紧弄来蚕豆给难民吃;有难民出去闲逛被日本人抓走,拉贝会费很大功夫将人救回来。
约翰·拉贝去世后葬于柏林西郊,由于其墓地破败且即将超过土地租用期,南京决定出资修缮拉贝墓,并一次性交纳了40年的租金。新的墓碑基座嵌有南京特产的雨花石,碑身上的花岗岩以黑白两色组成“N”造型,象征着被拉贝庇护的“南京”。曾参与拉贝纪念墓园重修工作的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美大处处长刘铮回忆,年柏林市特意致函南京市,称约翰·拉贝墓地被列为柏林市历史名人墓地。有别于二战后德国政府对拉贝义举的回避态度,这是当今德国官方对于拉贝人道主义行为的郑重认可。
约翰·拉贝之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和南京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合作完成的拉贝传记,将于数月后和中国读者见面。克里斯托弗·莱因哈特则是外曾祖父约翰·拉贝的信条“患难者不轻弃”的忠实践行者。项目组了解到,30多年来,前后多达36个孩子被寄养在莱因哈特家中,并从那里走上了自己的人生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弹孔斑驳的宛平城门、雄伟沧桑的卢沟桥似仍倾诉着创伤往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张张遇难者的肖像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踏上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亲眼见证历史的痕迹,我们‘看到’了当年的硝烟弥漫、哀鸿遍野,感受到某种彻骨的愤怒和沉痛。”南大级德语系学生郑子祺写下感言。
走进历史并非为了记住仇恨——对“人”的教育,是此次科考项目的最终目标。一如级人文大类学生雷乾昊所言,他们在盛世繁华中感悟着和平的珍贵,在跨文明的采访交流中明晰着追寻和平的方向,他们从拉贝先生所记录的暴行出发,最终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大爱。
德国人约翰·拉贝等人一起庇佑了约25万南京难民——这仅仅是历史的一隅。年,南京市民募捐1亿元,经国民政府批准按市价美元转汇至德国援助约翰·拉贝;去年,中国政府向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捐赠了当地亟需的抗疫医疗物资及药品。“科考过程中,我们特意带学生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告诉他们,中国人不只接受了其他民族的帮助,中国人自己也曾做出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为素不相识的异族人民慷慨发放‘生命签证’。”陈民感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休戚与共、守望相助,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