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雨花石审美与鉴评》有感
中国观赏石协会,文化策划咨询设计专业委员会顾问,原南京雨花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南京雨花石协会副秘书长、原南京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特邀馆长张志川先生最近出版发行了一本新书《雨花石审美与鉴评》,这是雨花石收藏界在龙年伊始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雨花石文化再上新台阶的一部力作!
全书页,大16开,克亚粉纸印刷,千字,选用了枚(组)雨花石,封面的一枚雨花石“五洲远眺”与封底的一枚“万山红遍”,第一眼观赏就让人着迷,充满了诗意,也可看出编者的胸襟。全书用六大章二十八小节全面阐述雨花石的审美理论与鉴评条例,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印刷精良、图文并茂,对雨花石的审美与鉴评做到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并系统的介绍了雨花石的形成、命名、产地、鉴赏历史和鉴评标准,阐述了雨花石的审美与鉴评,另特别对雨花石的呈象美给予了大篇幅的浓墨重彩描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思路,给广大雨花石爱好者提供了如何抓住重点赏玩和收藏,审美与鉴赏雨花石,此书的出版发行将大大的促进雨花石文化与鉴赏事业的发展。
中国观赏石协会,文化策划咨询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级鉴评师、高级规划师孙大亮先生看过此书后特为此书作序,并充分给予了肯定。
张志川先生原在南京夹岗门小学任校长时就爱上了雨花石,年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收藏雨花石,早在年2月就建立了家庭个人雨花石展馆,年9月国庆节前夕他约上陈庭山、张志多、柏贵宝在南京雨花台中学的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庆国庆50周年雨花石精品展”,简称“山川多宝”(以他们四人名字最后一个字命名)的雨花石展,获得成功。展览结束后,他与张志多先生以南京雨花石文化研究所的名誉向学校领导建议,应定期开展雨花石文化教育,因为雨花石文化发祥地在雨花台区,学校校址又坐落在雨花台区的砾石层上,所以更能打出南京雨花台中学的品牌效应。校长穆耕森不愧为名校校长,站的高,看的远,听取了他们的建议,立即应予,并抓住南京夏季青年奥运会在南京举办这一千载难逄的机遇,提出“我与青奥共成长”的口号,经过认真构思、积极筹备,精心打造了一座古朴、典雅的“雨花石文化博物馆”,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揭牌,用崭新的面貌迎接青奥盛会。并聘请张志川先生为首任特邀馆长,同时聘请了几位专家与研究员,张志川先生担任这一要职后,使他真正的爱上雨花石,收藏雨花石,研究雨花石,并为宣传雨花石文化一发不可收。
自年10月开始到年,他与学校的雨花石文化博物馆馆长连续五年主编了五册《雨中石韵》;年他执行主编了《石说南京》;年又主编了《巾帼风采_南京女雨花石收藏家精品集》;年12月再次任执行主编,编辑出版了《钟灵青华》青年雨花石收藏家珍品集,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年4月以他为主,帮助刘水先生再版了《雨花石鉴赏》书,增加了36页雨花石彩页,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年3月他编辑撰写的《雨花石审美与鉴评》,在编到最后一章时,他的爱人患上“骨髓瘤”,医院陪护整整一年,期间女儿也遭遇病魔,年不想他本人也患上了“帕金森”,病魔无情地侵蚀着他的肢体和器官的功能,但他带病操笔续战,克服“帕金森”手抖与记忆力减退和家庭爱人与女儿的病魔诸多困难,艰难的完成了《雨花石审美与鉴评》这本力作。把天赐国宝雨花石再一次推出南京,走向全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3月22日南京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研究员王书宽老师与南京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特邀馆长王爱丽老师,携本书样稿到南京雨花石地质公园拜访南京雨花石地质公园董事长,也是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王道林先生,王道林先生看到此书后大加赞赏,同时也赞赏张志川老师的执着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花费五年多时间打造这本《雨花石审美与鉴评》力作,当即决定赞助书款加印两千册,在此要感谢王总的支持与帮助!
最后向张志川老师为宣传雨花石文化的执着精神与多年付出的辛勤劳动而致敬!为这本力作带给大家更多的审美与鉴评雨花石的知识而庆幸!同时祝愿他身体健康!家庭平安!
柏贵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