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外出游玩时,总会想着既然好不容易来到这旅游一趟,何不买些纪念品带回去呢?

其实这种购物心理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旅游商品的流水线造成了旅游纪念品“大众脸”,这种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会导致游客购物审美的疲劳。于是有网友戏称,有一种伤害就叫做我给你带了旅游纪念品,义乌人出去旅游购物一定没意思,因为外面的旅游纪念品义乌都有卖的。

据《半月谈》报道,木梳、披肩、帽子、手串成为多数景区的标配型“地方特产”,更有甚者,一块一模一样的丝帕,在杭州叫“杭绣”,去了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成了“蜀绣”,在河南又称“卞绣”。瞧瞧这商品换脸换的都快赶上京剧中的“变脸”了。

之前旅游购物,由于导游与购物点之间的不正当利益谋求,出现了较长时间内严重的旅游地导游强制购物的社会问题,后来此类现象有所减少后,又有人建议说广大游客不要在旅游的时候买茶叶、玉器以及金银首饰,因为可以负责任的说假货非常多。到现在旅游纪念品“撞脸”成“硬伤”,大众化的义务商品式的旅游产品不断在消磨游客的耐心。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购物资源的核心,是吸引旅游购物的根源。而质量一般、价格虚高、毫无亮点的旅游产品必然会导致旅游购物市场的颓靡,同时,这对充满好奇心和新奇兴趣的旅游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侮辱。虽然现在旅游地商品的管理相对以前来将有所改善,但管理运行模式的合理化并不能代表旅游地商品的“价值性”。

小编现在南京读书,刚刚上大学时,我也经常和好朋友去南京各个旅游景点游玩。南京亦名“石头城”,因为南京盛产雨花石,雨花石也很好看,所以我就想买些雨花石回去送给同学做纪念品。但是后来发现南京许多景点都有雨花石,老门东、秦淮河等等都有卖雨花石的地方。同时一个景点有许多商铺都有售卖雨花石的,各个商家之间存在着可见的商品价格竞争现象,而雨花石的品种和类别却是大相径庭,让人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择,这一下子让我产生的厌烦的情绪。拿在手中的雨花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琉璃彩色的石头让我怀疑是不是批发的,都不好意思带回去给朋友了。

现在旅游购物不仅仅限于当地特色文化的产品,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更倾向于购买国外或港澳台地区的商品,于是免税店成为吸引游客旅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且消费指数不断上升。而国内旅游商品越来越无人过问,如果这些旅游商品大众脸、低质量的购物“硬伤”不加以解决,只会造成旅游地发展的障碍。

作者:空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