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南京夫子庙和学宫里种了几百棵柏树,古木参天,郁郁苍苍。人们在庙外的文德桥上凭栏眺望大成殿,就会见着黄色琉璃瓦屋顶在绿荫丛中显得极为神圣,蔚为壮观。学宫学子诵读圣贤书的声音,伴随着孔庙香火的袅袅青烟飘向朗朗乾坤,无形中一股气势磅礴的浩然正气垂落于大地,天地交征,共鸣于众人心中!

我们走出老门东,觅得章云板鸭,穿过乌衣巷,踏上文德桥,人声鼎沸的夫子庙就映入眼帘了!来到夫子庙的游客往往会被夫子庙吸引,忽略掉脚下的文德桥。

这文德桥有什么讲究呢?

首先名字讲究,“文德”二字是取自儒家思想中“文章道德天下第一”。

然后是位置讲究,这座桥正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午夜子时,皓月当空,水中明月正好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又称为“文德桥半边月”。这一自然奇景每年吸引无数的游人竞相观赏。我站在桥上想,游人看过多少次“文德分月”,会有多少次震撼,月亮它在天空看夫子庙四毁五建,又有多少心疼……

夫子庙四毁五建史

公元年(东晋咸康三年),东晋时期政治家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为重”,于是立太学于秦淮河畔,但是当年只建造了学宫,并未建孔庙,此为最初的夫子庙。

公元年(北宋景祐元年),孔庙在东晋学宫基础上扩建而成,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儒家之道。因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被称为夫子庙。南宋建炎年间,夫子庙又遭兵火焚毁。

公元年(南宋绍兴九年)复又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时期,被改为集庆路学。

明初成为国子学,在将上元、江宁两县学并入后,发展成为应天府学。

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人气旺盛,因此这里衍生出了许多服务行业,像是酒楼、茶馆、小吃,青楼等。

清朝时期,清政府将应天府学迁至明国子监城北旧址,将应天府学(夫子庙)故地改回江宁、上元两县县学。但命运多舛的夫子庙,于清朝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

公元年(清朝同治八年)晚清政府曾国藩、李鸿章二位重臣相继重修扩建,恢复旧貌。

公元年(民国二十六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又遭日军摧残至严重损毁。

解放后,原学宫部分作为秦淮区人民游乐场,“名宦乡贤祠”则改为夫子庙小学;大成殿遗址辟为夫子庙广场。

“文化大革命”中,剩余建筑又遭破坏。

年,政府拨款重建夫子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致恢复旧貌。

年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文化长廊、美食乐园、购物中心。

年2月19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关闭了20多天的南京夫子庙景区恢复开放。

我回忆起那天在文德桥上,在我旁边一对中年男女,女士要求男士帮忙以夫子庙为背景拍照,男士嘴里嘀咕着:“这人山人海的,跟个城隍庙没什么区别啊!”我慌了神!夫子庙怎么了?

这可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啊!这可跟城隍庙大相径庭啊!

炮火洗礼后重生的夫子庙

之前写婺源徽派建筑时讲过,建筑为什么在这里是这样建都是由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导致的,夫子庙也是如此!

古时候的孔庙有严谨的布局形式。一般在孔庙前修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我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前也见过),夫子庙虽是复原重修,但也没有改变布局。

照壁

站在文德桥上,看着位于秦淮河南岸的夫子庙大照壁,这中国照壁之最。始建于明万历三年(年),全长米。上刻双龙戏珠,金龙栩栩如生,气势恢宏!

泮池

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边上有石栏,石栏后是“天下文枢”牌坊,我此刻站在文德桥上观赏秦淮河风光,肉眼可见照壁前的河道要比别处宽出些许。

石栏

但尽管建筑讲究且文化内蕴,也难逃炮火摧残,这些亭台楼阁,牌楼照壁都已是后人重建复原的了,整个夫子庙唯独岸边石栏是真古建了!真真真乃是:“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这也是每次去名胜古迹景点最让我扼腕叹息之处!)

北岸石栏是在公元年(明正德九年)所建,迄今已经渡过了近载,饱经风霜,这是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良好的古代建筑。

“天下文枢”与“棂星门”

庙门前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三门之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形即华表。我站在棂星门下,仰头瞻仰这封建帝制时代帝王出巡朝圣的御用通道,牌坊犹在,帝已作古!

大成门

过棂星门,就是夫子庙的检票口了,现在是检票口,在古时候就是官员和士子的出入通道。

在明清封建时代,大成门有为五间,中为三门,门内陈列戟,东设鼓,西置磬,故大成门又称戟门。两侧为耳房,供执事之人休憩,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朝圣和春秋祭祀典礼,朝廷官员便由中间大成门进,学生士子则是走两侧持敬门,规矩森严着呢!

甬道和丹墀

进了大成门,院内香火蒸腾,四周种植了银杏树,等她去洗手间对的间隙,数了数有七、八棵吧,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丹墀是祀孔典礼举行乐舞表演的地方。甬道上方红灯对称,彩带飘飞有致。甬道两旁有每尊高1.80米的孔子弟子颜回、子路等十二贤人汉白玉塑像分班侍立。

殿前两侧有廊庑相连,原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和历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现改作碑廊,墙上镶嵌陈列当今名流的书法碑石30多块。还有“天下一绝”的雨花石展览!

大成殿

丹墀正中一尊身披红绸的青铜孔子塑像竖立,塑像高4.18米、重2公斤,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塑像。青铜塑像后是巍峨庄严的大成殿,视线焦距从孔子青铜塑像肩膀后移,只见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重檐歇山顶上有双楷戏珠立雕,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竖匾上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现大殿是依照年(清代同治八年)的建筑为蓝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庙的后墙,使之与学宫融为一体。

但可惜,今天不对外开放,我们没能进去!

在古时华夏各地的孔庙立学授课必先祀奉圣人孔子,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所以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庙的位置或在学宫的前部,或偏于一侧。并且和国学、府(州)县学联为一体。

而南京夫子庙便是前庙后学的布局。

孔庙院墙与学宫之间,东西北三面有通道,挤过人流,就来到了东南第一学!进院先入眼的是明德堂。

明德堂

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士子每月逢朔望都会到这里聆听先生训导宣讲。中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是宋代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楷书匾额之故,后被曾国藩改楷书为篆书。年明德堂维修时又修复了两旁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斋内展览着前贤典籍文物。

堂后为尊经阁,但同样没对外开放,可惜至极!

明德堂前的广场上,有景区工作人员身着汉服,演练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箭之术!我细细观摩了许久,他们仪态端正,动作潇洒娴熟,没有因为围观游客拍照受到丝毫印象,给人以自信大气之感。配合身边景区工作人员在详细解释君子六艺的知识,受益匪浅!

为夫子庙正名

年5月17日,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那么为夫子庙正名,也算是使命之一吧!即便自己算不上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知识分子,即便夫子庙今时今日仍然因泛滥的商业化遭人诟病。

但我想夫子庙景区管理者与我有一样想法的人定不在少数,他们也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中,那天我遇见的,以及近几年推出的文化节等活动就是探索实践之一,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扬这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的文化魅力。

孔庙和学宫再加上与东侧的贡院,一起组成了秦淮河畔的三大文教古建筑群,下一步贡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