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B站生活区涌现出一类「反内卷UP主」,诸如「侯翠翠」「王芳芳的快乐生活」「hello刘小备」等。
这些UP主基本都是个人,大都在数月内收获了几十万粉丝,都选择不再在大城市拼命,而是返回小县城或农村,拍摄一些生活或才艺类的vlog,广受欢迎。
◎侯翠翠,年4月17日发布了第一个B站视频,在4个月内获得了超过90万粉丝,人称「反卷区一姐」。图片来源:bilibili
有不少观众都觉得,他们的出现代表了一种人口流动的趋势:逃离大城市,返回家乡。
事实上,最近几年,特别是疫情之后,有关返乡潮的报道一直很多,逃离大城市似乎也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例如,上海前几个月的疫情防控结束后,就有人口大量离沪返乡的传言。
然而,这样的趋势是真的吗?
让我们用事实与数据,来看一看现状。
《上观新闻》在6月中旬给出了一组数据:
◎与年6月8日,上海向周围五座城市的迁出指数对比。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人口的意愿迁出与实际迁出指数,远低于年同期。
与上海类似的是年解封后的武汉。
那时,也有报道称武汉人口大量流失,但实际上,在短时间的人口流出后,武汉近两年人口处于净流入状态。
◎年,武汉市人口规模逐月变化图。图片来源:罗名海、谭波、秦思娴、李盼盼.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疫后人口恢复研究.地理空间信息.,20(01).
◎年,武汉市对外人口联系恢复情况。图片来源:罗名海、谭波、秦思娴、李盼盼.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疫后人口恢复研究.地理空间信息.,20(01).
这样的情况,其实彰显出一种当下人口流动的真实趋势:
疫情可能短期内影响人口的流动,但决定人口长期流向的根本,还是经济与城市的发展状况。
下列有关国内人口流动状况的事实与数据,更能印证这一点。
依据年6月出版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汇编,简称「七普」)与学者聂日明、潘泽瀚的统计研究,可以看出:
首先,国内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依然是从乡村到城镇,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的都市圈、城市群聚集。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3.8%,较年的「六普」时期上升14.1%。
伴随着城镇化,和年,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简称「乡城流动」)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3.2%与66.3%,城市到城市的流动人口(简称「城城流动」)占全部流动人口的21.2%与21.8%,而从乡村到乡村(简称「乡乡流动」)与从城市到乡村(简称「城乡流动」)的流动人口占比则持续下滑。
◎-年,四类流动人口的占比。
七普的流动人口比六普多出1.55亿,按照乡城流动占比,有约1亿农业人口加入城镇化,占总人口的7.1%。
这些,都意味着乡城流动仍是主要的人口流动路径,城市仍在大量吸引人口。
第二,地区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跨省流动为辅。
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是人口地区流动的两类。
从六普到七普,省内与跨省的乡城流动人口分别增加了约万和约万,增长比例为%和30%。
省内与跨省的城城流动人口分别增加了约万和约万,增长比例为77%和49%。
显然,在流动人口中,选择在省内迁移的人更多。
◎-年,四类流动人口在省内和跨省流动上的变化。
那么,人们在省内如何流动?
按照行政区域,省内流动可以分为省内跨地市、市内跨区县、县内跨乡镇三类。
聂日明、潘泽瀚在研究中指出,省内流动在六普时,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即人们要不然流动到省内其他地级市,要不然在前往县内其他乡镇,市内跨区县的人数较少。
但到了七普,市内跨区县的人口明显增长,省内跨地市人口稳步提升,县内跨乡镇的人口占比则有所下降。
◎-年,省内人口流动情况的变化。
这意味着,人口正在更多向省内的主要城市与城市的主要区域集聚。
至于跨省流动,它的整体趋势依然是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但强度有所减缓。
至年间,人口流出的主要省份包括河南、安徽、湖南等,流向的目的地则主要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出规模。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入规模。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出规模。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入规模。
不过,依据聂日明、潘泽瀚的研究,在到年,这种趋势有一定变化。
省际间的人口迁移,在近年来强度有所弱化、规模减小。
北上广的传统人口流入地,流入强度在下降。而安徽、江西、湖南等人口流出地,流出强度也在下降。
◎-年和-年,省际人口迁移率对比。图片来源:聂日明、潘泽瀚.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新动向:基于七普数据的解读.澎湃新闻,-07-31.
这一定程度上昭示着,重要省市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人口在部分回流。
由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得出当下中国人口流动的整体趋势:
以城市为目标,以经济发达程度为导向,以乡城流动为主,以城城流动为辅,以省内流动为主,以跨省迁移为辅。
根据这一当下趋势,对于未来的人口流动趋势,也可以进行一些预测。
未来人们将流向哪里?一个简明扼要的答案是:
一段时间内,继续扩张的城市群与都市圈,仍是国内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
经济学家陆铭在《大国大城》中指出过,都市圈和大城市的重要性。他说:
「要深刻理解城市化、都市圈和大城市发展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即使经济资源不断向少数地区集中,只要这一过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收入,其收益能够超过经济集聚中伴生的生产要素价格(如地价和房价)上涨等问题,则劳动力仍然会向大都市圈和大城市流动。」
美国和日本等国,在城市与人口发展上都有类似经历。
至年间,美国城市人口比例从不足60%增至83%,万人口以上都市区占比从30%增至55%,万人口以上都市区人口比例从12%增至24%,人口大量聚集在都市当中。
◎-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比。图片来源:TheWorldBank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同样如此。人口先是向东京、大阪与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汇聚,最终由于地理、产业等因素,又集中到最为发达的东京都市圈。
中国也有这样的趋势。
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在年5月的报告中提到,中国年城镇化率将再提升15%左右,达到78.6%。
从潜力的角度看,东京都市圈占全日本GDP份额约20%,纽约都市圈占约10%,而上海、北京、深圳等都市圈的GDP占比要远低于它们。
故而,中国未来的城市人口应该会继续增加,且会往都市圈持续汇聚。
不过,这种人口流动可能并不均衡,南方的人口数量将多于北方。按照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的预测:
至年,南、北城镇人口年均增量分别为.2万、.1万人;
东、中、西、东北地区城镇人口年均增量分别为.7万、.4万、.2万、-50.9万人。
这些城镇人口的增量中,相当大部分是流动人口。
由于经济原因,东北三省的人口可能继续减少,中部、东部、西南等城市群的人口则会增加。
◎,全国各都市圈的常住人口。
◎年,全国各都市圈的常住人口预测。
◎中国各都市圈涵盖范围清单。
不过,由于城市圈的建立需要「收益能够超过经济集聚中伴生的生产要素价格(如地价和房价)上涨等问题」,在目前一线城市地价与房价高企的背景下,中国可能不易出现像东京或纽约那样的巨型都市圈。
但是,这可能导致各地区都市圈开花,促进各省市地方都市圈的发展。
这也是武汉、长沙等城市近两年广泛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
例如长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课题组、小红书、DT财经联合发布的《蹲个城市——年轻人选择城市新需求洞察报告》中,长沙名列「热门宜居城市TOP20」之首。
长沙相对不错的经济,每平米1万左右的房价,不算太高的生活成本与比较便捷的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当然,长沙这类城市也存在问题,诸如在工作机会和待遇方面,难以与北上广比拟。
但对于附近省市的流动人口而言,长沙这样的区域都市圈重镇,是一个重要的未来选项。
◎年9月,长沙的美食街。图片来源:美篇
雨花石不过,这样的趋势可能与开头提到的、一些人印象中的「回乡大潮」不符。
事实上,在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的现在,的确有一些人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小城。
然而,据上文的数据与分析可见,这仍不是主流。
在可见的未来中,经济更为发达的全国与区域性城市,依然是多数流动人口的归宿之地。■
参考资料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人口普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口流动趋势报告版.育娲人口研究,-05-08.
段成荣、谢东虹、吕利丹.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人口研究.,43(02).
罗名海、谭波、秦思娴、李盼盼.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疫后人口恢复研究.地理空间信息.,20(01).
连俊翔、仝若楠.疫情后逃离大都市将成为趋势吗?.上观新闻.-06-15.
聂日明、潘泽瀚.“七普”公报中的流动人口新态势.澎湃新闻,-05-14.
聂日明、潘泽瀚.中国人的流动:七普数据大透视.澎湃新闻,-07-22.
聂日明、潘泽瀚.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新动向:基于七普数据的解读.澎湃新闻,-07-3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