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北川,天高云淡。

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挂职的 周,我有幸随县供销联社的领导走访帮扶结对村——漩坪乡白溪村。

△北川郊外一景。北川羌族号称“云朵上的民族”。

刚出县城,途遇一座水库,随行同事老吴手指窗外的大坝,对我说:“这就是开茂水库,是用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陈开茂的名字命名的。”见我一时语迟,老吴又补充了一句:“跟黄继光一样,堵机枪眼的。”

啊,了不得!竟然还有一个“黄继光”?这怎么可能?顿时,羞愧之感爬上心头,常以老兵自称的我,竟从未听闻。和黄继光一样堵枪眼,这不又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吗?!我立马用手机百度,果然,事实确凿!同时,我也发现了另一个秘密,老吴亦未曾有所闻。

除了陈开茂(原安县人,年地震后划归北川县)这位“黄继光”以外,我还发现了第3个“黄继光”,他叫蔡朝兴,也是原安县人,和陈开茂同年入伍,在同一个连队服役,又同年入朝,在朝鲜战场的同一场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俩与 的战斗英雄黄继光(中江县人)年龄相仿,都是有着铮铮铁骨的四川汉子。

为了求证网上材料的真实性,随即,我查看了年3月22日的《扬子晚报》,发现全文佐证,不禁心生感动、思绪万千。

在 中,我 第12军师(即 的“临汾旅”)团九连涌现出两位黄继光式的英雄——陈开茂和蔡朝兴。他们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猛烈扫射机枪子弹的枪眼,掩护战友们冲锋。

是役,我部防御阵地对面是.7东北侧无名高地,这座山虽小,但敌人居高临下,对我前沿阵地威胁甚大,必须打掉它才有利于我阵地安全和全线出击。

年1月5日黄昏,我 勇士们身披白色伪装衣,脚踏一尺多厚的积雪,攀登60度陡坡悄悄地向敌阵地摸去。

战士们在敌人 、第二道铁丝网上剪开口子,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向第三道铁丝网接近。离敌前沿阵地只有40米了,战斗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敌人发现了他们,敌两侧地堡立即吐出条条火舌,夹杂着手雷的爆炸。排长立即命令:机枪班以猛烈的火力掩护,爆破组强行爆破,突击队做好冲击准备。

但在第三道铁丝网前,爆破受阻,不少战士身负重伤昏迷过去,有的壮烈牺牲。敌机枪暗火力点疯狂向九连三班射击,雨点般的子弹压得三班战士抬不起头来。

三班战士陈开茂愤怒地高呼:“同志们准备冲击,我来消灭这个火力点!”

话音未落,只见他像猛虎一样一跃而起,端起冲锋枪边射击边冲向敌阵地,可由于天气极寒又沾上雪土,枪栓被冻住,只射出5发子弹便哑火了。

陈开茂迅速从雪地上向敌火力点滚进,距敌约30米时向敌地堡眼投去两枚手榴弹。可是枪眼很小,而敌机枪工事又在一个陡坡上,手榴弹只炸起两团冰雪,敌人的机枪仍在狂叫。

这时的陈开茂,腹部已被射中3颗子弹,昏倒在地。然而在激烈的炮火中他又醒来,坚持爬到地堡前,竟然用尽全力扑在敌人的枪眼上。敌机枪哑了,三班长立即指挥全班向敌冲击。

很快,敌人推开已经牺牲但仍堵在枪眼上的陈开茂,继续射击,又有几名战士倒下了,后续部队的攻击再次受阻。

九连二班战士蔡朝兴,被陈开茂的精神感动,也被敌人激怒,他握着两颗捆在一起的手榴弹,迅速向敌暗堡接近。本来他是可以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身体再接近地堡的,但为节省时间使战友不再付出生命代价,他无所畏惧地朝着敌地堡直接猛冲过去。

当他冲到敌地堡跟前时,全身多处受伤,双臂也被子弹击中无法投出手榴弹。“同志们,为陈开茂报仇,冲啊!”蔡朝兴忍着剧痛站起来喊道,同时也把身体堵在了敌地堡枪眼上,敌人的机枪声又一次哑了······

次日凌晨3点, 终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此次战斗共毙敌60余人,缴获无后座力炮一门和轻机枪、火箭筒、卡宾枪、半自动步枪等近百支。

陈开茂、蔡朝兴两位烈士,以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换取了.7东北侧无名高地战斗的胜利。中国人民 政治部追授陈开茂为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追授蔡朝兴为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

海拔一千多米的盘山公路上,公务小汽车像个灵活的大力士,驮着我们一行4人,在近乎六七十度的陡坡上快速绕行。陈开茂和蔡朝兴两位英雄的事迹,始终挥之难去,让我百感交集、心潮澎湃,犹如钱塘江滚涌而来的浪潮,一发不可遏。

我不禁为3位年轻的共和国英雄折服,黄继光、陈开茂、蔡朝兴,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生死关头,毫不畏惧,前赴后继,舍身取义,不愧为民族英雄。凭他们关键时刻甘洒热血、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勇气,我觉得国家如何褒奖、国人如何尊崇,都不为过。他们的事迹应该让更多人知晓、让更多人感动,应该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习的教材,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偶像。

世间并不缺乏美,所缺的不过是发现美的眼睛。入川不久,我便有幸知晓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随即,我不禁想起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3位“黄继光”的传人、我的战友们,在抗震救灾中用热血和生命谱就的一曲曲英雄壮歌,把北川这片本来遍体鳞伤的土地装点出血染的风采,不仅让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 ,更让灾区人民燃起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美好的东西是需要分享的,因为它是正能量,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丝丝缕缕,每天都不可缺少;我更愿意这种正能量得到全方位弘扬,让这种大勇、大爱、大美,成为国人共同的价值观,成为社会风气的主流,温暖你我心房,激励你我前行。

△北川高山村民以玉米、土豆、高粱等为主粮。

白溪村山高路陡,风景独特。在山寨老乡的屋旁,老吴教我认识了当地的一种常见树木——珙桐,它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是一种深灰色的乔木,属国家珍稀物种,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又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一朵朵“鸽子花”,洁白如玉,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鸽子花”最早在四川被发现,后被引种到世界各地,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与“和平使者”,它不仅是四川的特产,物种珍贵,而且起源高山,有顽强抗争、乐观向上的精神,有不向严冬冰雪低头弯腰的傲骨,有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寓意。

我边听着老吴的讲解边蹲下来,细看鸽子花,发现它们在阳光下,每一朵都熠熠生辉。微风轻拂,花瓣摇曳生姿,似乎在向我讲述着这里发生过的感人故事。北川儿女,踏着先烈的足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灾难中重新站起来,投入到北川的重建中,迎来新生活。

我的眼前,一片又一片的珙桐树繁茂生长,一树又一树的鸽子花开起来,开在羌寨,开在藏家,爬上枝桠,飞过草原,飞过山崖······

作者简介

徐俊飞,笔名晓雨花石,浙江龙游人,年出生,年入伍,年入党,毕业于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历任部队战士、班长,部队排长、干事、指导员;年起历任浙江省龙游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科长,衢州军分区政治部宣保科干事、科长兼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年退出现役,现任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年8月以来,被选派为浙江省第二批援川干部人才,挂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供销合作联社,从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至年,先后加入龙游县作家协会、衢州市柯城区作家协会、衢州市作家协会、衢州市网络作家协会。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原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东海民兵》杂志、《浙江日报》、《浙江国防》杂志以及《衢州日报》、“衢网作家”等媒体发表消息、通讯、言论、散文、诗歌、杂文等余篇,其中散文《守住心中的火焰》获年衢州市网络作家年度作品排行第五名,散文《茶韵人生》、《鹿鸣为歌》,分别获年衢州市“悠悠茶香衢州有礼”、年柯城区作协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三等奖。

供稿l东海民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