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年2月24日,在罗振玉、郑孝胥和日本公使馆的策划下,不堪周围人和日本人恐吓的溥仪,秘密地潜往天津。

溥仪是从北京前门站登上火车的。为保障他的安全,日本驻天津领事馆、租界警察局,组织了大批便衣特务,包下了一整列火车。

可溥仪不知道这些,上车后神色十分紧张。日本联络人员见此,告诉他放心,这整列火车上都是日本人,一定没事的。

一路上,20岁的溥仪心情复杂,他3岁进宫,19岁出宫,期间很少出来,更没离开过北京。他身边围着的都是太监宫女、遗老遗少,一天基本没事可做,就是想着法地吃喝玩乐。没有任何社会生活经验,没有与人交往经验,他不知道前面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他只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别有人再伤害自己。

下了火车,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吉田茂等便迎了上来,把他送到天津日租界大和宾馆住下。然后,手下人抓紧时间张罗房子。还好,他们很快就租到了张园。

张园

张园,位于天津市地宫岛街(今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59号院),是一套西式古典豪华住宅。这座宅院为前清将领张彪所有。

张彪,年(清咸丰九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县一户农家,因练就一身好武艺,18岁考中武举人。机缘巧合,受到山西巡抚张之洞的赏识,由随从侍卫、武官把总、湖北陆军第八镇统制,升任湖北提督,成为官居一品的清廷“封疆大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他的部下黎元洪曾想让他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张彪未答应。放弃官职,隐居津门,建张园自居。

溥仪等人在张园

张园的整个庭院占地约二十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青砖碧瓦、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张彪得知“皇帝”来到天津,看上了他的园子,于是主动让出这座宅院给溥仪一行。溥仪手下人说是租,可张彪哪敢收租金,他怕那些遗老亲贵们骂自己的祖宗。

2月27日,溥仪移居张园,在这里一住就是四年多。张园也成了溥仪的安乐窝。

打网球的溥仪

溥仪在张园门口自行挂出“清宫驻津办事处”的匾额,仍以“宣统皇帝”的身份称孤道寡,这可苦了张彪。

70多岁的张彪为表示忠心,不但把房子让给溥仪等人住,还花钱为溥仪换了欧式家具。溥仪的“皇后”“妃子”到来后,因房子不够用,张彪又马上给加盖了几间房子。不仅如此,他每天早上起来,要拿着帚笤,去给溥仪扫院子。溥仪以“皇帝”自居,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了。

着西装,手提文明棍的溥仪

开始,溥仪的生活有些捉襟见肘,遗老们赶紧从自家的兜里掏出些钱来赠送,使溥仪渡过经费紧张的日子。不久,溥仪从宫中弄出来的那大批财物,一部分换了钱,存在外国银行里生利息,一部分变为房产,按月收租金。

此外,他还拥有大量的土地,仅直隶的“皇产”就有十二万晌,有了这些经济后盾,为溥仪提供了吃喝玩乐的经济条件。他的灯红酒绿生活开始。今天想来,溥仪的行为,使国家遗失了大批的珍宝。

当时的天津,相当繁华,已经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对于自幼长在深宫里的溥仪充满诱惑。他如一只出笼的小鸟,得到了游戏山林的机会,有了玩耍的自由。

溥仪看哪都新鲜,租界里外国商场中五光十色的商品更让他目眩神迷。

着西装的溥仪半身照

当年的溥仪,胜过今天的剁手族。他购置了许多西洋奢侈品:汽车、家具、钢琴、金表、地毯、高级立式收音机。这些还不算,溥仪对外国的事物接受很快,他脱去了长袍马褂,换上了高档名牌的西装、猎装、运动服。

出入一些场所时,他要穿着最讲究的英国料子西服,领带上插着钻石别针,袖子是钻石袖口,手上是钻石戒指,手提“文明棍”,戴着德国蔡司长出品的眼镜,身上用着古龙香水,身边还跟着两三条德国猎犬,俨然一副外国贵族的模样。

溥仪喜欢打羽毛球,他在书库北面搭起了一个室内羽毛球场,购置了打羽毛球的全套设备。这些舶来品,在当时可都是天价,但溥仪是不问柴米贵否的。

溥仪和婉容

为了打高尔夫球,他定制了专用球衣、球裤和球帽,购买了一块可以挂在裤袋上的厚壳计时表。溥仪还喜欢斗蟋蟀、玩耍狗、跑马、养鱼及摆弄雨花石,可谓声色犬马无所不好了。

溥仪开始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把那些遗老们气得倒仰,偷偷地骂溥仪忘记了祖宗,时刻劝溥仪不要忘记复辟大清。可租界里的洋行老板却非常欢迎溥仪的光临,因为他出手阔绰,看上什么从不问价。

不但溥仪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婉容和文秀也赛着个地消费购物。

“皇后”婉容少女时代就生活在天津,又是大家闺秀,非常喜欢出入各种娱乐场所、逛大百货公司。和溥仪二人真是臭味相投,溥仪每次外出都带着婉容。什么万国赛马会、西湖饭店舞厅、打网球、电影院、咖啡馆、夜总会,吃、喝、玩、乐逛个遍。这两个人也很快成为天津的风云人物。

溥仪在张园的笔记

天津的酒肉生活让溥仪眼花缭乱,他很自得地享受每一天,忘记了被赶出紫禁城的往事,忘记了当初来到天津是为了准备出洋留学的梦想。张园成了他的温柔乡、安乐窝。此间乐,溥仪已经不思蜀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