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的日子里,

每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我们就要想想雷锋,

想想他身患重病,义务劳动,

想想他省吃俭用,捐献为公。

每当我们想出风头,耍耍才能,

我们就想想雷锋,

想想他谦虚精神的可敬,

想想他做了好事不肯露名。

我们要永远记住他,

永远学习他,

永远用他的精神,

鞭策自己的行动!

致以革命的敬礼

北京外国语学校西班牙语系高二六班全体同学

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两天后,北京外国语学校西班牙语系高二六班全班三十九名同学寄出了这封写给雷锋的信。

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距今已经过去了60年。

60年里,总有来自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的人给雷锋写信。很多人并不知道通信地址,只能在信封上写上“雷锋收”,这些信件几经辗转最终都发给了“雷锋班”,如今已经超过47万封。

60年,47万余封信,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声,雷锋精神一脉相承。

走进“雷锋班”的展室,一摞摞写给雷锋的信码放得整整齐齐。尽管战士们每天都用心清扫擦拭着,但仍然掩藏不住岁月尘封的印痕。这些信件中,有急需帮助的“鸡毛信”,有需要破译的“盲文信”,也有漂洋过海的“国际信”。最长的,用16开纸写满了页,分装在6个信封里,写的是对弘扬雷锋精神的建议和希望。内容最短的只有两行字,是北京一位8岁小朋友寄来的:“听了解放军叔叔的报告,我决心做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在“雷锋班”的展室里,除了信件,还陈列着西藏的白哈达,蒙古族编织的羊毯小工艺,青海土族小朋友的红领巾,还有江苏无锡的泥娃和南京的雨花石……这是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人们邮寄给“雷锋班”的。每一封信件,每一件纪念品,都包含着他们对雷锋精神的敬仰和向往。

抚顺雷锋学院特聘研究员周道海曾是雷锋旅的一员,一直致力于挖掘这些信件背后的故事。“这几十万封书信是几代中国人弘扬雷锋精神的心灵史。时代需要雷锋,人民呼唤雷锋,雷锋精神一直是鼓舞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47万余封写给雷锋的信,记录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传承。

雷锋生前担任过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最关心孩子们,孩子们也很崇敬雷锋。在47万余封来信中,青少年的来信几乎占70%以上,“写给雷锋叔叔的信”是他们敞开心扉的地方。孩子们写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手绘的图画信、录音带里的有声信……一些老师和校外辅导员也立志以雷锋为榜样,将雷锋精神播种在孩子们心中。

看了几遍“雷锋”电影和介绍“雷锋和红领巾”的书籍,使我一次又一次受到深深的感动和鞭策。三年多来,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做的工作还不多,但雷锋鼓舞着我前进,我一定以雷锋为榜样,当好辅导员。

黑龙江省北安县健康小学校外辅导员王绪贵

年3月15日

雷锋这个名字对别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使我渐渐懂得了什么是善与恶,丑与美,渐渐地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使我懂得了人活着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甘肃省山丹一中高三(18班)杨梅

年8月25日

学者英明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