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趣
文/王渊富
记忆中,我最早熟悉的石头,是用于铺路或做屋基的白色小石子。白石子并不是天然的形状,它其实是采石场大块的石头(本地人喊它为片石),用人工持铁锤敲成,一块一块的,大约比小孩拳头还小的碎块才合用。
记得小时家贫,父亲一个人的薪水根本不够用。于是母亲就去采石场碎石,有时用平板车拉到工地去,赚点运费。拉车又辛苦又危险,从高高的坡上慢慢地滑下来,母亲个子不高,有时用肩膀扛着车把子才能保证板车平安下坡。
那时我还没有上学,像个小跟班,上坡或平地有时也装模作样地推一推车;下坡时扯一扯后档,或干脆踩在拖档上滑行,防止车速过快。空车返回时,赶紧上车躲懒,母亲也不说,拉着我回家。这时候,石头在我幼小的脑海里,只是一个能用来赚钱的东西。碎石子、拉石头,幼小的我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体会不到其中劳动的艰辛。
与石结缘或说喜爱石头,应归功于稍微大一点,读小学时看的影视剧。“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这首歌记得没错的话,说的是南京雨花石的事。“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讲的是敲击后,会发出乐声的木鱼石的故事。少年时,在这歌声里,对千奇百怪的石头,多了朦胧的好感。
参加工作后,有一回在同事家中,看到浸在水里颜色各异的雨花石,深感亲切和好奇。用手小心的捞出一个石头,细细地打量,仿佛想把石头的模样刻在心底。
成年后,到局里工作,市场上开始流行黄蜡石,黄蜡石又叫龙王玉,摸去有蜡状质感。赣东北鹰潭、弋阳、横峰一带多产这种石头。这种石头,以黄为贵,上佳的黄蜡石成油脂状,易于雕刻。县里有位叫李双平的石雕艺人,屡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我曾到李老师的工作室去观摩,有幸近距离欣赏他精心设计,雕刻的作品。有一件题为“开国领袖”的作品,荣获市第三届文博会“最值得收藏上饶城市文化礼品奖”。扶贫包干联系村恰好是李老师故乡,看到葛溪河绕着奇秀的金鸡山,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场景,似乎找到了李老师艺术创作的源头。
捡石头,是近几年在本地兴起的新时尚,也是我不多的爱好之一。其实就是邀三五好友,到信江(赣江的一条支流)边去淘宝,看看是不是运气爆棚,能拾捡到一块品相好的黄蜡石。捡石头最好是选择雨后,因为雨水洗去了石头表面的灰尘,露出漂亮的纹路或石质,使得辨认石头变得容易。
到江边捡石头,并不一定要有收获,在河滩上走一走,看一看清澈的江水,望一望两岸如画的青山,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也是一件乐事。在加上朋友间有说有笑,谈天说地,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偶尔,顺道与临县的朋友或同学聚一聚,随性而约,随性而走,轻松愉悦。
听说市里信江河畔,每个星期六有黄蜡石早市。于是,我们几个石友又约在一起,三番两次跑到市场上去增长见识,开扩视野。我呢,一般情况下就跟着人群,游逛在每个摊位前,看作品,听介绍。向我这样刚接触黄蜡石的人,大都以欣赏为主,看行家品材质,评雕工,论价格,感觉既新奇,又好玩。
爱石之人,走到哪都心念着石头。带着这种心态,每到一个地方,我的眼睛总是习惯的去看看有没有赏石场所,地上、路边、河岸的鹅卵石,有没有品质或品相上好的。
记得有一次深秋,去婺源篁岭看完晒秋,逛了几个景点后,只带了一方龙尾砚回家。还有一次,双休日陪外地的一位校长到三清山游玩,因路不熟,来到了后山双溪索道处,遇到有雨有雾天气,走了一小圈就下山了。路过一赏石店,驻足良久,选中一方“春风绿柳”的观赏石摆件,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石有灵性,遇之有缘吧。拾捡回来或旅途中购买回来的石头,看到它能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也是一段岁月的见证吧。自己看着养眼,看着舒服,也就够了,至于石之贵贱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406.html